互信是童年陪伴的核心
信任是錨,能讓你穩定有底氣。
信任也是人類重要的探索工具,沒有了信任,我們會擔心害怕。
互信是燈塔,燈塔給你指引,讓你大膽的去到你想去的地方,而且可以幫助你避過危險。互信也是我們社會群體裡最基本的防線,沒有互信,社會能因此癱瘓,買賣也無法實現。
我們是一條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,錨和燈塔都是我們需要的。
信任感從何處來?
當初生嬰兒因為需求而啼哭的時候
當初生嬰兒的需求被聽見和看見的時候,
當初生嬰兒的需求被理解的時候
當初生嬰兒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
當初生嬰兒的需求被信任的時候
當初生嬰兒的需求被一致性的行為對待的時候
信任感就這樣被滋養出來了

當嬰兒發現自己的需求被理解了,被一致性的行為滿足了,他就能感覺到自己發出的聲音有人聽到,有人理解,有人回應,有人相信我,並且用我能接受的方式給予我幫助,我開始信任自己了,我找到自己,也找到懂我的人了。
我看見你看見我了!
看見你看見我了,這是何等愉悅的感覺呀!
我收到你溫柔的眼神,你理解我的微笑;
我感受到你歡迎我,接納我,擁抱我的溫暖;
所謂的信心滿滿,就是這種感覺
理解是信任的鑰匙
理解是信任的鑰匙,沒有理解,無法滋生信任
互信從回應開始
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互信
互信取決與雙方彼此給予的回應
當一方送出理解與信任的微笑時
另一方就會送出等量或更燦爛的微笑
如此才能開創你來我往的順暢通道
彼此無需隱瞞、無需偽裝、無需藉口
互信的底線
父母要取得孩子的信任,必須擁有這三種驅動力:

父母需要與時俱進,跟孩子同步成長。要理解孩子的需求,就要能同步到孩子現階段的探索內容?
父母是否能以一致性的行為,無論何種情況,何種變化,繼續關愛孩子,繼續care?
父母是否能保持誠信,從不違約、從不開無法兌現的承諾?
高質量的陪伴在於相信孩子
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信任與互信
如果沒有孩子對自己的信任,也沒能收到父母給予良性的回應,關係就破裂了
互信如果不存在,留下來的只有:
控制、監督、偵查、糾錯、規則、約束、處罰、批評、審判、羞怯、埋冤、罪惡感...
什麼是對孩子最重要的
高質量的童年陪伴取決於父母是否了解什麼是對孩子最重要的?
孩子認為重要的事情,不一定能獲得父母理解,不一定能取悅父母,
不一定能被父母接納...
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,能否做這樣的選擇:選擇相信孩子!
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陪伴行為,我們所有的選擇都是因!
如果你做了錯誤的選擇,並在痛苦中,你還可以選擇:
* 原諒自己,原諒孩子
* 選擇接受自己可以進步的方法
* 認真看見自己深層的感受並分享出去
造成成人不信任的深層原因是:我們童年也遭遇到不信任
請再回顧上面的視頻,體會一下互信的陪伴應該是怎樣的?
- 轉載自-
蘇小妹
國際華文蒙特梭利協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