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蒙特梭利教師:Error寫給父母的一封信
各位父母: 大家好!我個名叫做Error,中文名叫做「錯誤」。我好想喺度同大家分享我一啲心事…… 唔知你哋仲記唔記得,你哋細細個嘅時候全部都好歡迎我架。就算好多時啲大人想幫你哋擋開我,完全唔俾我埋身,你地都會一次又一次再努力嘗試,成日返到來我身邊。我哋曾經係好好嘅朋友嚟架! 例如你哋細個學行嘅時候,就成日會遇到我。你哋會跌低、會痛,咁並唔係因為我心地唔好,其實我想你自己發現,跌原來係會痛,令到你哋會努力不懈再嘗試,搵個避免再跌痛嘅方法,所以全靠我,你哋先可以學識行得穩咋。 不過而家啲人,成日都阻止我嘅出現。有啲大人每次見到小朋友一跌就會拉返住佢,甚至搵條繩拉實BB,等佢完全唔好跌。小朋友因為從未跌過一跤、唔知痛,去到樓梯都經常橫衝直撞亂咁嚟,我見到覺得又危險又擔心。如果,個小朋友一早認識咗我,佢就會學懂安全意識。 Error說:愈唔想見到我,就愈容易見到我。 我都明白,啲人係怕小朋友受傷。但其實我做過統計,你哋細個時,係唔會犯同 一個錯誤多過3次。例如小朋友成日鐘意爬入枱底,有好多大人會拉開張枱,一係用手幫佢擋住。但原來,小朋友第一次無為意頭頂有

它讓孩子成為原來的自己
蒙特梭利如是說? 「孩子與生俱來渴求工作。」蒙特梭利如是說。 於是,曾有家長來訪時問我們,在家他一直以蒙特梭利教學法來教15個月大的孩子,為什麼他經常走來走去,從未像相片上看到的孩子,坐在桌子前不分心地完成工作? 然後,上課時也經常看見這個情景:同樣是15個月大的小朋友不斷把書架上的書拿給媽媽,媽媽卻不斷請孩子把書放回書架。可是孩子放回一兩本,又重新把所有拿出來了。整堂下來,我們聽到最多的是「收拾」和「放回去」兩句。媽媽又氣餒又疑惑,蒙特梭利不是說孩子天生會專注工作嗎?難道我的孩子出了問題?還是蒙特梭利錯了? 記得蒙特梭利博士在一次演講中,以手指著孩子,問觀眾看到什麼,豈料大家都把目光放在她的手指上,而非指著的孩子。 手指,正是教學方法,是工具。
今天,我們看到的是這隻手指,還是面前當下的孩子? 「跟隨孩子吧。他們會向你展示什麼是他們真正需要做的事。」蒙特梭利如是說。 回到那些15個月大的孩子身上。到處走來走去、又把東西搬來搬去,正是內在驅使他去做的「工作」,他們需要藉此鍛鍊發展中的平衡力。所以,當他們在練習走動和搬動時,我們卻硬要干預,其實是